介休市高盛科技园有限公司,成立于2010年,位于介休市南城区宏图路与隆溪路交汇处,是南城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载体。2010年,在南城区政府的引导和大力支持下,由新利18体育有限公司按“政府引导、企业投资”的模式,以产业转型升级和“腾笼换鸟”为先导,投资兴建。被列为南城区2010年和 2011年重点工程之一,园区聚集“软件、电子商务、物联网”等高端电子信息产业,将打造成为全区的科技企业孵化器和优质科技项目引进平台,目前已被认定为介休市科技企业孵化器(加速器)。
介休市高盛科技园成立于2010年5月,位于介休市南城区周溪隆溪路5号,是南城区首个以“政府引导、企业投资”的三旧改造项目,南城区2010年和 2011年重点工程之一和“三旧”改造示范点,同时也是南城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和腾笼换鸟的重要载体和优质科技项目引进平台。
2010年,南城区贯彻落实省委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工作的部署,坚持政府引导和企业运作相结合,主动协调三家劳动密集型企业转移外地,并引高盛集团整合旧厂区和周边土地进行就地升级,成功打造了配套设施先进完善,集企业总部办公、研发、实验、检测于一体的高端电子信息产业园。
高盛科技园目前已被认定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园区分三期开发,总建筑面积为16.7万平方米,总投资5.5亿元,现入驻企业总数达530家,涵盖电子信息、软件开发、电子商务应用、物联网技术、自动化改造技术等10多种现代信息产业,2017年企业总产值超过20亿元,纳税超过亿元。
高盛科技园通过实施“厂区升级、产业置换”,产生了良好经济、社会效益和产业聚集效应,成为了产业升级与“腾笼换鸟”相结合的成功范本,突出表现为“三个转变”:
一是产业向高端化转变。改造前,旧厂区以制鞋、机械等劳动密集型的简单加工制造业为主;改造后,园区成功引进了爱玛数控、钜大电子、凌康科技、诺尔检测等科技研发型企业,从事软件开发、物联网、电子商务等高端产业,现园区共拥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0家,国家重点实验室1家,双软企业8家;省民营科技企业18家,园区企业专利拥有量达到3895件。
二是效益向高产出转变。改造后园区企业总产值从每年3000多万元提升到每年26亿元,总税收从每年210万元提升到每年1.58亿元;物业租金从每平方米8元提升到每平方米20-35元。
三是人口向高素质转变。改造前,企业员工以廉价普工为主,大部分学历为初中、高中、中专学历;改造后,企业员工以大专、本科、研究生学历为主,目前在园区就业的中高端人才总数超过12666人。
高盛科技园建设以来,得到了南城区政府的大力扶持以及省、市领导的关怀,使得项目的开发建设、招商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吸引了来自太原、大同、河津等珠三角城市以及湖北、浙江等省外城市的优质科技企业落户园区。
2011年5月,高盛科技园作为介休市产业转型升级和“腾笼换鸟”的重点项目,受到了国家政协主席(时任省委书记)和珠三角九市领导考察团的充分肯定。
园区自2011年以来,共接待各地政府及国际、国内社会团体达一百多次,为南城区的产业转型升级和科技产业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园区定位
现代信息服务业和电子信息技术产业(电子商务、软件、面向生产制造和商贸流通的现代信息技术服务业、高端新型电子技术产业、空间地理信息服务业、物联网、微电子技术、新型电子元器件等)
(1)科技企业孵化器
以科技型中小企业为服务对象,通过提供研发、经营的场地,通讯、网络与办公等方面的共享设施,为入孵的科技型创业企业提供系统的培训和咨询,提供政策、管理、法律、财务、融资和市场推广等方面多渠道的支持,以降低创业企业的创业风险和创业成本,提高企业的成活率和成功率。
(2)介休首个电子商务孵化园
以市场化机制为手段,结合三大需求:“介休制造”外销转内销,“传统品牌”孵化电子商务,网商孵化企业,建立科学的全方位配套服务支持系统。
服务支持系统包括:品牌维权、服务外包、咨询培训、软件研发、仓储物流等全方位孵化支持,引导和帮助企业展开国际国内竞争和发展合作,其支持重点是建立以电子商务产业链为主的制造产业及传统品牌电子商务整体服务体系。
园区规划
园区将被打造成集企业孵化、品牌服务、电子商务服务、人才培训、商务办公、生活配套于一体,由孵化中心、培训中心、商务办公中心组成的现代信息服务业园区和优质科技项目引进平台。
项目优势